近日,同城速遞平臺閃送宣布完成新一輪融資,由華山資本領投,這是繼6月份完成C+輪融資后,已經在半年內完成三次共1億美元以上的融資。幾乎同時,行業宣布又一跑腿平臺“幫啦跑腿獲得近千萬pre-A融資。
老牌“玩家”不斷加持資本,新玩家頻頻入局,同城速遞C端即時物流行業經歷了幾年的發展,到目前仍然是前赴后繼熱火朝天局面。事實上,在這個格局的玩家中不僅僅是專業的跑腿平臺,三大外賣平臺在此前早已上線了跑腿代購等入口,除了配送餐品外,還增加了幫取幫送幫買等多元化場景服務;京東旗下達達也在今年從B端切入C端,并上線新的APP,截至目前,這個市場已經被諸多人虎視眈眈。
據國家郵政局數據顯示,同城速遞是物流業增速最快的子行業,未來五年將保持30%的增速,預計2020年市場規模將超2000億元。隨著消費的升級,需求不斷增長,除了閃送UU跑腿等專人直送平臺,還有外賣、眾包物流平臺等的入局,幾家混戰,未來格局如何?
專人直送拼服務 閃送未來不只送?
對于C端專人直送同城速遞平臺,如閃送、UU跑腿、人人快送等,一方面不停地進行跑馬圈地,另一方面在業務品類方面進行拓展,目前,各自在行業內已有一定的影響力,下半場回歸理性開始了拼專業、拼服務的競爭階段。
據了解,閃送在上一輪融資后,大力提升閃送員的裝備,加大對技術和大數據的研發。作為長期深耕C端的即時物流平臺,依靠多輪融資,在行業內發展迅速并贏得了不錯的口碑。近日,宣布與百度地圖進行戰略合作,合作后,閃送將利用百度地圖開放平臺提供精準定位、電動車騎行導航、百度鷹眼等專業的地圖服務;且在百度地圖客戶端還增加了閃送的入口,增加其業務單量。
值得注意的是,據閃送透露,“未來在百度地圖客戶端,閃送還會增加更多的服務,如周邊消費,購買鮮花蛋糕等服務”。這段文字可以看出,其未來的發展方向不僅限于專人專送,或也會涉及幫買、代購等個性化同城生活服務。
事實上,目前,閃送與其他跑腿平臺相比,其只涉及幫取幫送服務,然而C端即時消費具有頻次低特點,如果只限于幫取幫送勢必在訂單上有所限制,閃送選擇切入同城生活服務配送也在所難免。
另一平臺,UU跑腿也將自己定位于專業、標準化服務,在設立僅僅兩年時間,UU跑腿目前已覆蓋72個城市,預計年底將實現200個城市的覆蓋。在入局之時,致力于跑腿行業標準的建立,統一跑男形象、統一配送流程,制定步行導航計費和時薪計費的模式、統一配送員審核標準,建立社群化的統一管理模式等。
各平臺對于專人直送標準的建立,不僅是行業回歸理性的選擇,也看出各自為行業標準話語權的爭奪而“暗自較勁”。
打補貼戰 外賣平臺“跑腿代購”難突圍
就在專業同城速遞平臺此起披伏時,3月份,美團外賣悄然上線針對C端的“跑腿代購”服務,涉及幫送、幫買等業務,包括文件、電子產品、鑰匙、服飾等。在此前,百度外賣也在其平臺上線了幫我買、幫取、幫送等業務。
由于外賣各平臺業務同質化特征,當外賣平臺線上消費增速放緩時,不得不尋求更多場景化、差異化的服務。隨著同城即時物流的爆發,平臺依靠其熟練的配送團隊,以及線上巨大的流量,入局ToC跑腿代購是其最便捷的渠道。
但目前,外賣平臺的跑腿代購業務似乎比較“冷清”,平臺大部分依靠打“補貼戰”獲取訂單。如:美團外賣每天都會發放5元無門檻跑腿代購抵用券等。另一個問題,對于外賣平臺來說,以送餐為主要業務,且平臺可一人接多個單子,配送員在送餐同時也能配送諸如文件、鮮花等,對于長期使用保溫盒,高頻次短距離的外賣配送,與專人直送同城速遞平臺相比,在專業性以及用戶服務體驗方面還需進一步標準化。
所以外賣平臺發展toC業務,意在對其業務進行延伸,要想在跑腿代購方面有所突圍還需在配送設備及后臺技術方面有所改進。
巨頭入局 京東阿里C端又“爭食”?
在這個領域,新型互聯網創業公司總是逃不過一個魔咒,面對京東阿里等電商巨頭,“不是被收購,就是在收購的路上”。而在即時物流行業,如閃送、UU跑腿等似乎還沒有進入電商巨頭阿里和京東的“懷抱”,但京東物流旗下的達達已經開始了進軍C端。不僅上線了新的針對C端的APP,還與京東物流深度協同,發力C端聲勢浩大。
目前,達達正加快發力同城1小時速遞服務,在北京上海等一線城市人流集中地大力鋪設平面廣告進行宣傳推廣。達達作為京東在眾包物流的重要布局,除了承接來自京東商城以及京東到家的訂單外,也看好C端市場。
在京東達達入局之后,阿里投資的即時物流平臺點我達會不會入局?目前,點我達還主要針對B端商戶的眾包配送,但據透露,阿里系點我達正與餓了么籌劃進軍C端,想必未來進入ToC市場是必然的。
處于京東、阿里新零售布局“風口”,即時物流勢必成為各自生態布局最后一公里物流的關鍵,隨著巨頭的加入,京東和阿里會不會在C端有一戰呢?
體驗:行業還有哪些痛點?
雖然,同城速遞TO C業務巨大的市場,吸引了巨頭的入局,但目前,行業內還有諸多的痛點。
首先,在價格方面。記者從海淀到朝陽區寄送物品,共20.4公里(百度地圖計算)左右路程,重量在5公斤以下,分別用閃送、美團外賣、百度外賣的跑腿代購、達達等下單,除達達費用在36元,其他平臺費用均在40-60元不等。那么作為一名普通的上班族,能否承受40-60元價格送小件物品?可想而知,目前,行業存在客單價高等問題,未來要想攬獲一大批的使用者,勢必需在各方面努力制定親民的價格。
其次,在計費方式上。記者在體驗中發現,各平臺在重量加價、距離加價、夜間加價等計費方式的標準不一,且同一地點出現多個不同距離。記者分別在各平臺輸入從A地到B地同樣地址,平臺之間顯示的公里數相差竟有4公里左右,由此可見,雙方使用的定位技術及服務路線有所差異,未形成統一的標準。
再次,在配送員安全性上。目前,如閃送、UU跑腿平臺均為24小時服務制,配送員入職門檻低,知識水平不同,平臺在審核方面的標準不一。在配送過程中使用的交通工具有地鐵、電動車、公交等也不同,安全系數難以把控。配送員因未與平臺形成勞動關系,各大平臺在制定保險標準和貨物損失賠償方面均不統一,導致配送員的人身和財產安全保障方面有一定缺陷。
最后,在配送流程方面。目前,在C端配送行業,除了專業的專人直送平臺,還包括外賣平臺、電商平臺,在配送員標準、配送設備方面缺乏專業性,無論是將TOC業務作為副業的延伸,還是專業深耕此領域的平臺,未來都需建立統一的配送流程、配送標準,打造自身品牌提高用戶粘性。